無間隙鋼碳含量低顯微結構觀察金相顯微鏡
超低合金鋼的強度很低,同時其高成型性使其成為低載荷部件的理想材料,但是在加工過程中,需具備承擔大應變的能力。汽車部件和電機疊片用鋼是其主要用途。
無間隙隙原子鋼 這種鋼的碳含量小于0.003%。在制備過程中降低了N含量,殘余的C和N存微量元素比如Ti和Nb的作用下形成碳氮化合物。IF鋼的終軋溫度為950℃,其強度較低.但是具有較高的可塑性,特別是在退火之后(屈服強度為138~165MPa,延伸率為41%~45%)。
烘烤硬化鋼(BH) BH鋼的碳含量更低.為0.001%.BH鋼在烤漆烘烤過程中得到硬化.烤漆烘烤通常在175℃進行,時間為30min。硬化是南碳化物析出造成的。在烘烤及2%的預應變后.其屈服強度由210~230MPa增加到280~365MPa,其延伸率變化較小,但是其壓痕阻力得到增加。這些特性在汽車面板上得到廣泛應用.典型的烘烤硬化鋼的顯微組織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