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零件制造細磨粒磨拋表面加工樣品檢測
受控研磨和拋光 如果玻璃零件在制造過程中產生的表面缺陷能夠較小化,那么它的強度就可以實現較大化。這個目標可以通過受控研磨和拋光過程來實現, 在每次加工處理之后表面缺陷深度都會減小。在設計去除率的時候,材料的去除厚度應等于或者大于缺陷的較大深度。較大裂紋深度可以近似為磨料平均直徑的3倍。 為了使邊緣的強度也達到較大,通常可以采用倒斜角的方法(bevelling),然后輔以細磨粒拋光,或者用特定濃度的氫氟酸對邊緣進行擦拭(通常時間為i5min,濃度40%)。工程師應確保玻璃零件在制造過程和拋光處理中使用了這些技巧或者與之等價的方法,以便保證零件的表面和邊緣強度都達到較大化。
惰性強度 許用設計也可以基于玻璃的惰性強度(Inert Strength)(也就是所謂的斷裂模量)。玻璃的惰性強度就是假定在玻璃的工作壽命內沒有裂紋增長(也就是說沒有亞裂紋擴展)的情況下,材料發生瞬時失效時所需的應力。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