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微加工技術-集成電路硅是微加工樣本質量檢測顯微鏡
納米技術是微加工技術的擴展。其所用的一些設備與微加工相同,
如繪制納米結構的電子束光刻機在“納米技術”(Nanotechnology)這個
概念出現前就已存在了。一些方法來源于掃描探針器件,如原子力顯微
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原子力顯微鏡是微結構表征的重
要儀器。原子層厚的薄膜在微加工領域已存在了數十年,新的薄膜沉積
方法,如自組裝單層膜(selPassembled monolayers,SAM),是由納米
技術人員引進的,現在的微加工技術開發人員正在研究其中的一些技術
,因為利用現有的一些設備也可研究正日益縮小的微結構。
基片
硅是微加工的主體,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s,Ic)利用了
硅的電性能。但很多微加工學科為了方便而使用了硅。硅可以在較大范
圍內變化尺寸、形狀和電阻率;它光滑、平整,機械強度高,并且相當
便宜。再則,由于大部分微加工設備是從硅集成電路工藝中開發的,所
以硅晶圓片與微加工設備是兼容的。
體硅片(bulk silicon wafer)是從單晶硅錠上切割并拋光后得到的
單晶片。硅非常堅固,可與鋼相比,與金屬相比,它可在更高的溫度下
保持它的彈性,可是,單晶硅(Single.crystalline sili.con,SCS)
晶圓片易碎:由于共價鍵不允許位錯移動,所以一旦發生破裂,它將立
即擴展并穿過整個晶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