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顯微鏡結合面積求積儀對斷面鐵酸鈣含量測定
實驗時,把試樣放入電爐內,分別在1160℃和1190℃恒溫下進行焙燒,采用不同時間進行取樣。達到反應時間后對試樣進行水冷、鑄型和研磨,在光學顯微鏡下結合面積求積儀進行礦物組成定量。定量時沿試樣斷面計點,通過某一礦物點數占試樣斷面總點數的比例,計算出鐵酸鈣礦物生成的面積日分率對1160℃和1190℃焙燒后的試樣,在顯微鏡下對其斷面鐵酸鈣含量進行了測定
鐵酸鈣的生成量隨反應時間而增多,其生成速度在反應初期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在同一溫度條件下,鐵酸鈣形成的速度隨氧化鐵的初始粒徑增大而變小。這與模型所表示的規律是一致的,其中溫度主要影響有效擴散系數的值,溫度升高,擴散系數增大。
試驗條件:(1)固定燒結時間,研究燒結溫度對鐵酸鈣生成速度的影響;(2)固定燒結溫度,研究原料成分對鐵酸鈣生成過程的影響。試驗時,把試樣放入電爐內在大氣下燒結,達到反應時間后水中淬冷,經鑄型、切片和拋光,用光學顯微鏡結合電子求積儀進行鐵酸鈣定量。礦物含量是根椐某一種礦物與總礦物間的面積比來計算的,必要礦物通過電子探針和X光衍射分析進行確認。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