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晶型和固相析出-固相生成過程實驗顯微鏡
固相生成過程
燒結過程中既有均一體系中的生成如相轉變和晶體析出等,也
有不均一體系中的生成如出現新的化合物等。
由母相生成固相時,首先形成具有固相構造的晶粒集合體(稱
為核),然后變大。前者的過程叫做形核,后者的過程稱為核長大
形核和核長大的必要條件是由母相生成的新相是穩定的,即母
相必須偏離平衡態。一般來說,形核過程比核長大過程需要偏離平
衡態要大。因此,形核是影響固體生成速度的主要因素。凝固需要
一定的過冷度,必要的過冷度因物質而異,均相形核時,多數的物
質是熔點(絕對溫度)的0.15~0.2倍,而非均相形核時,形核需
要的過冷度相對較小。對于結晶來說,控制過飽和度(濃度)更為重
要,通常是提高濃度來達到臨界過飽和度,或降低母相的溶解度來
提高過飽和度。
晶型轉變與固相析出
在燒結過程中,礦物的晶型轉變和固相析出速度,基本處理方
法與液相生成固相一樣。但所不同的是,從固相生成固相時,母相
與新相問容易產生變形,這種變形對新相的性質影響較大。
固相反應
一個由兩種氧化物生成復合化合物的反應,很多情況下可進行
的溫度范圍很大,而且反應的自由能變化也具有較大的負值。但是
,如果不加熱到高溫,兩者就不發生反應或反應速度相當地慢。因
此說,我們通常遇到的固一固反應,其反應速度受物質在固相內擴
散控制的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