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在生物代謝中的作用及酶分子構象的變化
酶動力學
酶提純后,首先要用動力學的方法來研究酶促反應的速度以及
影響此速度的各種因素。用以進——步探討酶的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酶促反應的機理,酶在生物代謝中的作用,和酶如何調控藥物的
生理作用等。酶動力學的數據
酶促反應的速度系以特定時間內產物生成量或底物減少量來計
算。方法很多,視酶、產物和底物的性質而定。一般要在酶促反應
開始后間隔適當時間從反應溶液中取樣少許,將酶的活性破壞,使
反應停止。然后再用沉淀法,比色法、吸收光譜法、或放射性同位
素法來測定產物的生成量或底物的減少量。其中以吸收光譜法較為
方便,因方假若產物或底物本身在紫外或可見光譜區即有較大的吸
收值時,即不必再將產物或底物從反應溶液中分離出來,就可以測
出它們變更的量,并且可以連續地繪出吸收曲線。有時反應物本身
的吸收光譜不顯著,尚可以設法利用一個并行相輔的反應。在這個
反應中光譜吸收的變化大,于是間接便測出原來反應的速度,得到
各種酶動力學的數據。
酶分子的失活和復活都伴隨有構象的變化。但由實驗上的驗證
,失活的速度大大地快過構象變化的速度,而復活的速度卻慢過構
象恢復的速度。很可能是若使用變性劑使酶失活時,在酶分子一分
解為亞基時,就已失去了活性。也可能是在活性部位中參與催化反
應的各個基團間的完整空間關系一旦發生變化,就可以引起酶活性
的喪失。但是我們還要認清,不是每個酶分子在失活時,其構象變
化的情形和速度都是一佯的。也不是三維的構象展開多少,酶活性
即失去多少。因為酶的失活和每個個別分子的環境及遭遇都有關,
不是每個酶分子都會和變性劑分子即時遭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