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冶煉加工非金屬夾雜物的來源-金相分析
非金屬夾雜物的來源
非金屬夾雜物的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即內生夾雜物和外來夾雜物
。前者包括在熔化和凝固時鋼液中各種元素由于溫度以及化學、物理條
件的變化而發生化學反應所形成的夾雜物;而后者包括爐渣、耐火材料
或其他材料與鋼液機械
復合所形成的夾雜物。
概括來講,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的來源主要包括:
(1)原材料帶人的雜物。煉鋼所用材料如鋼鐵材料和鐵合金中的雜
質、鐵礦石中的脈石以及固體材料的泥沙等,都可以被帶人鋼液中而形
成夾雜物。
(2)冶煉和澆注過程中的反應產物。鋼液在爐內冶煉、包內鎮靜及
澆注過程中生成而未能排除的反應產物,殘留在鋼中便形成了夾雜物。
這是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的主要來源。
(3)耐火材料的侵蝕物。煉鋼用的耐火材料中含有鎂、硅、鈣、鋁
、鐵的氧化物。生產中,鋼液與耐火材料接觸,或多或少要將耐火材料
侵蝕掉一些進入鋼液而成為夾雜物。這是鋼中MgO夾雜的主要來源。
(4)乳化渣滴夾雜物。除電弧爐偏心爐底出鋼外,出鋼過程中渣、
鋼混出是經常發生的,有時為了進一步脫氧、脫硫,也希望渣、鋼混出
。如果鎮靜時間不夠,渣滴來不及分離上浮,就會殘留在鋼中,成為乳
化渣滴夾雜物。
另外,出鋼和澆注過程中,爐蓋、出鋼槽、鋼包和澆注系統吹掃不
干凈,各種灰塵微粒的機械混入,將成為鋼中大顆粒夾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