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光合作用光合產物如煤/石油/天然氣等
光能變成化學能
太陽給地球帶來了光和熱。形形色色的生物體直接或間接地吸
收太陽能,并不斷地進行轉化,成為維持生命活動的能源,這就是
生物能,而生物能主要也是靠綠葉光合作用來獲取的。植物陣的綠
葉面積相當大,一般一株禾谷類植物葉的總面積可達2,000平方厘
米;一棵成年的椴樹,它的葉面積可達30,000平方米以上;一畝
田的馬鈴薯,它們的葉面積總和可達40畝:一畝闊葉樹種,如山毛
櫸樹的葉面積可達75畝。植物有如此巨大的葉面積,對于吸收太陽
能,貯藏能源是十分有利的。有人占計,地球上總能源的90gb以上
,都來自太陽光能,并主要由葉綠素來完成的。全世界的植物,每
年貯存的能量,如果折合成電力來計算,平均每人可分得50萬度,
比目前全世界每人平均的能源消耗要大40倍。
植物轉化和貯存的太陽能,早在原始社會時,已被人類的祖先
——原始人所利用了。他們用枯草、木柴等生火、產熱,并防止野
獸侵襲。目前,工農業等方面所用的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氣等
,也都來自植物。而人類對于地熱,原子能的利用還很少;水力、
風力、潮汐以及光電池的利用量更少。正如一位法國原子核物理學
家所說的:“利用太陽能甚至是比利用原子能還為重要。
盡管光合作用在地球上利用太陽能算是大的了,但它的利用效
率仍是很低。它只利用了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陽光的0.1%左右,其
中真正為人類所需要的糧食,從能量上計算,又僅占光合作用利用
率的0.4%,至于動力燃料,也不過占光合作用轉化能量的10%。
因此,如何發揮綠葉的作用,提高太陽能的利用效率,潛力還是非
常巨大的。
億萬年來,植物光合作用遺留下來的光合產物,如煤,石油、
天然氣等非常豐富,而近代工農業生產需要的能源又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