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多相的混合物-水泥顆粒計量顯微鏡
流變學混凝土
混凝土是一種復雜多相的混合物,同時也是一種具有粘性、彈性
和塑性的復合材料。水泥顆粒從加水開始就發生水化反應,混凝土
隨著漿體的水化而凝結硬化,水泥漿體體系的粘性、彈性和塑性也
在不斷的演變,從開始時的以粘塑性為主逐漸向粘彈性發展。新拌
混凝土階段的主要狀態以粘塑性為主,而以粘彈性為主的狀態稱為
硬化混凝土階段,混凝土結構變化主要影響混凝土硬化后的強度、
耐久性等物理力學性能的變化。因此我們可以從混凝土的組成材料
(水泥、水、砂、石)的共同作用出發來研究混凝土性能的流變性能
,也就是從整體物質出發來窺測混凝土硬化前后的變化規律全貌。
工程中新拌混凝土的流變性能主要通過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
擴展度及其流動性經時損失來表征。混凝土的流變性能主要是由水
泥漿體控制,是因為混凝土集料屬于彈性體,很少受周圍環境中溫
濕度的變化所影響,而水泥漿體中水泥的水化過程與時間、環境、
溫濕度等條件息息相關。在施工過程中,振動澆灌時混凝土的稠度
是由于流動狀態下混凝土漿體組分的流變特性所引起。而在靜止狀
態時,新拌混凝土對變形和流動的阻力也必然是由于水泥漿體的屈
服值所引起。有研究指出,預測混凝土r-流動性的一種較好的方法
是研究水泥砂漿的流變性能。
流變學的表征方法
對新拌混凝土進行研究時,需要采用合理的流變模型對其進行
分析。對新拌混凝土的流動變形研究,只考慮其剪切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