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微觀孔隙結構與材料使用樣品分析顯微鏡
材料使用過程
材料由于所處的使用環境不同,對材料微觀結構產生影響的因
素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荷載作用
混凝土材料作為結構的組成部分,在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
承受荷載作用,當荷載幅度超過臨界值時,界面過渡區會出現新的
微裂紋,已有的裂紋也會隨著荷載的提高而進一步擴展。
2)環境介質的侵蝕作用
環境介質的侵蝕作用包括:水、水蒸氣以及其他侵蝕性介質通
過孔隙和(或)裂紋通道進入材料內部。水的作用包括:使未水化組
分進一步水化,水的溶蝕作用,侵蝕性介質以水為載體進人材料內
部與水化產物反應形成易于溶出的組分,或形成膨脹產物AFt產生
適量或過量膨脹,或由于干濕循環在材料內部結晶產生膨脹破壞等
。
3)凍融破壞
由于界面過渡區的多孔性,當水分侵入到界面過渡區后,凍融
循環作用在對基體部分造成損傷的同時,也會對界面過渡區的微觀
結構造成損傷,然而,目前界面過渡區對混凝土抗凍性能影響方面
的研究做得很少。
4)膠凝材料進一步水化
這里包括膠凝材料在內部環境下的緩慢水化以及外界水分通過
各種途徑進入到體系內部所產生的水化作用。相對未水化水泥顆粒
而言,水化作用使固相體積產生膨脹,這樣,處于界面過渡區內的
未水化水泥顆粒進一步水化將使界面過渡區的孔隙率降低。
5)堿集料反應
一般而言,堿集料反應通常是相對比較緩慢地出現在結構使用
過程中。這里主要指堿硅酸鹽反應和堿碳酸鹽反應所產生的膨脹破
壞作用,這種在界面過渡區產生的過度膨脹將導致微裂紋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