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定微生物的代謝途徑實驗型多功能圖像顯微鏡
營養缺陷型的應用
營養缺陷型在微生物中應用很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利用營養缺陷型定量分析各種生長素的方法稱為微生物分
析法。這種方法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所用樣品可以很少,而且不
要經過提純,也不需要復雜的儀器設備。因此常用于分析食品中維
生素和氨基酸含量,因為在一定濃度范圍內。缺陷型菌體生長的數
量與其所需的維生素或氨基酸的含量成正比關系。
2.利用營養缺陷型測定微生物的代謝途徑,并有意識地控制
代謝途徑,獲得所需產物。這方面的例子在前面介紹氨基酸及核苷
酸合成時,已有說明,不再重復。
3.利用營養缺陷型進行微生物雜交育種的標記
對多數不能進行有性繁殖的微生物進行雜交育種時,主要是通
過準性生殖的方式。由于結合后的雜種在形態上往往與親本不能區
別,因此往往選擇不同的營養缺陷型來進行標記,通過測定后代的
營養特性,以判定雜交的性質。
對微生物進行處理時,較好是分散的單核細胞,因為引起變異的部
位一般在核內,如果一個細胞含多核或許多細胞聚在一起粘成一團
,則經處理后,同一菌落中可能同時有已變異的和未變異的個體,
給分離測定工作帶來困難。為此,為了得到分散的單個細胞懸液,
應用無菌玻璃珠將成團細胞打開,再用滅菌的脫脂棉或濾紙過濾,
以便于分散的單個細胞能均勻地接觸誘變劑。如誘變后出現不純的
菌落,則可用多次的劃線分離法使之純化。
多數霉菌和放線菌的菌絲是多核,而孢子是單核的,所以較好
用孢子進行誘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