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藻和細菌較大的區別是在藍綠藻細胞中含藻藍素
生物在整個自然界中愛生和發展的規律,可以說是從無到有、從簡
單到復雜、從單一到多樣化的過程。自從宇宙出現生物之后,大致可分
無細胞、單細胞和多細胞三個階段。生命是由無機物演化成有機物,再
逐漸成為有生命特征的蛋白質。目前地球上尚未發現能夠營腐生生活的
非細胞形態的生物存在。雖然病毒是現在已知的結構較簡單,由蛋白質
和二種核酸中的一種(DNA或RNA)所組成的大分子生物,但由于它不能脫
離活細胞而獨立生活,因此它不可能是較原始的生物。
自從地球上出現細胞以后,根據現有的資料,單細胞的藍綠藻和細
菌可能是代表了較簡單的生命。藍綠藻和細菌雖然都有細胞結構,但是
核的結構極不完整,在細胞質與核質之間沒有核膜將之分開,細胞內不
含各種細胞器,細胞壁中常含有糖肽,不能進行有絲分裂,主要以無性
的分裂方式繁殖,因此是比較原始的細胞結構,故將這類微生物列為原
核生物界。
原核生物中藍綠藻和細菌較大的區別是在藍綠藻細胞中含藻藍素,
能進行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并能固氮;而多數細菌均不能進行光合
作用,少數細菌如紫色硫細菌、綠色硫細菌雖然能營光合作用,但也是
利用水以外的物質(如硫化氫)作電子受體,故不能釋放氧氣。按照伯捷氏
細菌分類系統(第八版)將原核生物界劃分為藍藻細菌(Cyanobacteria)
和細菌二個大的部門,并將細菌分為十九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