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或金屬硬度和結構與表面質量試驗-精研、精拋拋光技術
在獲得表面拋光的較高水平中,被拋光的鋼或金屬的硬度和結
構是主要的考慮因素。
模具材料對拋光性的影響
拋光性質經常依賴于鋼中非金屬的含量,由于表面硬度的不
同,非金屬對于拋光質量有不利影響。在拋光過程中,硬氧化物和
碳化物脫離表面,這會導致不合格的表面質量。因而,鋼的選擇對
于拋光質量是很重要的。因此,作為特殊再熔化和排氣工藝的結
果,越來越多的材料正在使用,這些材料具有高度的均質、高純度
和可以忽略熔析。
通過增加材料的硬度,可以改善表面質量。然而,由于退火
鋼易加工,被廣泛使用。以這種狀態的鐵素體結構在機加工中有
破壞性作用。這是因為鐵素體和銅一樣軟,車刀刃的前緣變成溝
(例如,銼的切削槽),較后導致裝填這些槽和失去它們切割的
能力。
當鋼正在被加工時,有必要記住結構內的晶體也被切割、成
型、拋光。因而,如果用軟車刀進行較長時間的機加工,不可避免
地增加了表面粗糙度。盡管用不同的機加工方法能夠得到較接近的
精度,根據使用的加工方法,只有有限的拋光質量。
拋光技術
超細拋光方法如下:精研、精研拋光、精拋。
這些方法僅用于初始粗糙度值為10微米 Rt,甚至更小的粗糙度
2~5微米 Rt。
表面校平準備技術
由于不可能僅用機加工獲得很細的粗糙度,因此,在實際超細
拋光之前,必須采取某些預備措施。一種這樣的措施是電火花腐蝕
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