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積型儲層巖石基本屬性孔隙率計量光學礦相顯微鏡
巖石的基本屬性和沉積型儲層
巖石的基本屬性包括結構、組分、沉積結構、分類多樣性和沉
積形態。雖然較后兩種屬性一般在多少文獻中不被列為“巖石的基
本屬性”,但它們是沉積物的重要屬性,所以必須包含在儲層研究
的整個過程中。巖石基本屬性是確定組成沉積型儲層的巖相或巖石
成因單元的基礎。成巖型和裂縫型儲層只是原始沉積型儲層的簡單
改變而已。識別碳酸鹽巖基本巖石屬性較可靠的方法就是直接觀察
巖心和巖屑。巖心提供了足夠的樣本空間來識別沉積結構、顆粒類
型、沉積構造以及生物。巖屑往往用于識別礦物成分、顆粒類型以
及結構預測。測井對識別碳酸鹽巖巖石基本屬性不是非常有用。
使用自然伽馬和電阻率曲線或老井的自然電位一電阻率曲線
的形狀可以確定碎屑巖沉積相類型。當曲線形態為鐘形、漏斗形或
圓筒形時分別對應于水道、河口壩或改造的席狀砂沉積,其他特征
曲線可以指示為砂泥沉積過渡環境。一般認為自然伽馬、電阻率和
自然電位曲線可以反映碎屑巖垂向上的粒度變化,但事實并非如此
,測井對粒度并不敏感,自然伽馬曲線只是反映頁巖和泥巖中黏土
礦物的鈾、釷和鉀等放射性元素含量而已, 自然伽馬曲線并不能
指示粒度。實際上,經常在碳酸鹽巖儲層中出現的“熱灰巖”和“
熱白云巖”的顆粒大小跟自然放射性元素無任何關系。自然電位和
電阻率同樣用于測量巖石一流體的電性,并且頁巖曲線與具有流體
充填的大孔隙粗顆粒巖石段的曲線差異很小。礦物成分只是用來對
砂巖分類而不是碳酸鹽巖。碳酸鹽巖分類基礎是顆粒類型和沉積結
構。礦物對碳酸
鹽巖中的孔隙有強烈影響,但對碎屑巖的影響較小。沉積結構和
生物只能通過巖心觀察才能確定。沉積結構能提供反映陸源碎屑巖
和碳酸鹽巖古環境下流體動力和方向的線索。在某些情況下,成像
測井和傾角測井能發現大型沉積構造如沙丘中的大規模的交錯層理
。由于碳酸鹽巖形成于化石(能反映沉積微細變化)富集的海洋環
境,所以生物化石含量對說明碳酸鹽巖沉積環境的重要性要比碎屑
巖強。豐富的生物化石組合說明了一個適合生物生長的環境。生物
種類較少指示特定的沉積環境如高鹽度瀉湖、低氧含量或其他生物
生長限制環境。由于生物種類的多少與礁灘碳酸鹽巖關系不大,因
此并不能用來指示儲集巖的原生孔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