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層的分類、成因碳酸鹽巖儲層的孔隙計量顯微鏡
碳酸鹽巖儲層的孔隙體系可能是疊合成因的,但在形成勘探和開
發地質模型之前,理解儲層的分類、成因、形成時間和孔隙的連通性
是必需的。儲層研究較重要的資料來自對巖石樣品的直接觀察;
巖心和巖屑的巖石特征研究包括結構、礦物和顆粒成分、化石含量(
類型和分異度)和沉積構造,這些特征為沉積環境分析提供了重要信
息,巖相特征為巖石格架和孔隙體系成巖演化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
息,鉆孔巖心的微觀描述可以為天然裂縫的研究提供重要信息?紫
度和滲透率可以通過巖心的實測獲得,也可以通過測井數據的計算獲
得。孔隙度和滲透率之間的統計關系通常被用來識別不同地質成因的
孔隙體系,如裂縫儲層可能會表現出高滲透率而相對較低的孔隙度。
另一類重要的資料是巖心實測的毛細管壓力,它們可以提供儲層孔隙
體系中流體流動行為的信息,不同流體飽和度條件下毛細管壓力值的
投點圖(毛細管壓力曲線)反映了孔喉大小分布、孔喉特征和自由水面
之上的油氣柱高度。毛細管壓力數據同樣可用于儲層連通性、流體采
收率、儲層質量、油氣柱厚度和蓋層封閉能力的評估。
測井間接測量得到的數據是地下地質研究每天都要遇到的數據,
然而,測井可以比其他方法提供更多的資料。實驗室測量得到的核磁
共振響應特征能反映碳酸鹽巖儲層不同的孔隙特征,這有助于我們從
新一代核磁共振測井數據中尋找更好的儲層質量解釋方法。當然,傳
統的測井數據分析可以提取儲層、圈閉和蓋層等方面的有用信息,F
代測井方法還包括了伽馬、聲波、電阻率、光電效應、中子和密度測
井。即使是鉆井時的鉆井液漿測井,也能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包括
地震反射在內的其他儲層特征的間接測量可以用來揭示圈閉幾何形態
,有時還可以解釋儲層的巖石特征。井口測試,如壓力瞬間測試,有
助于確定裂縫滲透率的大小。在使用巖心或成像測井時,裂縫儲層可
以根據裂縫對儲層的整體貢獻大小進行分類。
重力和磁力測量在碳酸鹽巖儲層勘探中的應用不如在陸源碎屑巖
儲層勘探中普遍,可能與淺水鹽丘的重力異常相對易于識別,在砂泥
巖發育區相對普遍有關,如墨西哥灣。磁性異常有時在識別與沉積碳
酸鹽巖儲層走向相關的古構造走向時有用,下覆的基巖具有磁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