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確尺寸精度計量和表面粗糙度度測量工具顯微鏡
基本原理
模壓成型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壓實和固化時用壓機和一副對模施加
壓力。該工藝的參數包括模具尺寸、模壓壓力和固化溫度。其優點是
模具內空腔的尺寸更加精確,截面厚度能更精確地控制,模具表面的
高光潔程度可以復制到制件表面。壓實所用的壓力可以根據模具的突
出部位的面積大幅度變化,工裝必須能夠承受很大的力。使用小于5
×105Pa的較低的壓力時,具有牢固支撐結構的復合材料模具,例如
灌注樹脂或水泥等即可滿足要求。在更高的壓力下就需要使用金屬模
具。中溫時可以使用鋁或鋅模具,更高的溫度和壓力下需要使用鋼制
模具,鋼制模具可以更精確地控制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程度,同時更
加耐用。模具表面可以進一步使用涂層(如鍍鉻)以提高表面光潔程度
和耐久性。模壓成型使用的增強體和樹脂
一般干的和預浸漬增強體都可用于模壓工藝。然而較好能夠減少
中間的空閑時間,因為設備空閑將影響生產效率。因此一般先把增強
體做成預成型體,使其能夠整體放入模具中,較簡單的預成型體制備
方法是向一個放在真空箱上的篩模噴射含有少量粘接劑的短切纖維。
松散的預成型坯在低壓和中等溫度下(通常低于100℃)可以用真空袋
或壓機輔助很快壓實。織物按尺寸裁剪后可用相同的方式預壓實,同
樣需要添加少量黏結劑,黏結劑可以在生產中以噴霧或干粉形式加入
織物中。其他情況下預成型坯只是簡單放在開放模具上,然后進行成
型操作。
成型中室溫固化或高溫固化樹脂都可以使用。對樹脂特性的要求
取決于所選擇的浸漬方法。樹脂可以在預成型坯制備之前、之中或之
后預浸漬增強體。樹脂還可以在液態下與預成型坯一同放入模具,有
時也采用膜或片的形式。在樹脂傳遞模塑成型(RTM)中樹脂是被注射
進封閉的模具,這將在后面討論。任何普通的熱固性樹脂都適用于模
壓工藝,其中使用UPE和乙烯酯較多。為了減少成型時間,較好使用
快速固化體系,但需要完全浸漬和控制固化放熱。
模壓成型廣泛用于預混合增強體,如預浸料、片狀和團狀模塑料
(SMC、BMC),還有熱塑性體系,如玻璃氈/熱塑性樹脂(GMT),后面
將對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