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軋板連鑄(板坯)散落孔隙-顯微氣泡直徑測量
用超聲波觀察5083合金(AI-Mg型)在熱軋初期時,內部孔隙的擴
展區域。結果發現,熱軋板表面附近的顯微孔隙很快就愈合了,而靠近中心的顯微孔隙卻
長時間存在。微觀檢測表明,這些顯微孔隙的邊緣光滑,并沿著晶界張開和膨脹(雙層膜
的特征之一便是和晶界相連通)。這些孔隙的減少量只有50%以后,方可觀察到其尺寸
的減小。
隨后,若新擴展的表面大到足夠把殘留的空氣消耗殆盡,則鑄件缺陷的進一步擴展將
使這些新擴展成裂紋的表面發生焊合。而大多數合金在正常的鍛造和軋制過程中,不能
達到這一階段。因此鑄造缺陷愈合的很少,僅僅像前文所述的那樣,只發生了擴展和重新
排列。對鑄件采用像擠壓和多道軋制這樣具有很大的塑性應變工藝,也許有時能更徹底
消除鑄造缺陷,即便這樣,腐蝕的結果也表明加工后的鑄件內還是殘留著許多缺陷
對銅棒熱軋線材的研究表明,軋制中圓形氣泡的塌陷是不對稱的,形
成凸圓形的氣泡,并分散出直徑僅為30nm成串的顯微氣泡。這些微小的氣泡在固體中
十分穩定,去除它們只能通過重熔。這類氣泡在各種焊接過程中均出現過。
塑性加工可使連鑄鋼坯(板坯)中散落的孔隙去除,
當壓下量達到75%時,變得非常致密,顯微檢測也表明所有孔隙均被去除。這一現象可
以理解為鋼中剩余的Al量(0.02%~0.04%)很低,并缺少其他強氧化物形成元素所致。
任何表面氧化物都希望是液態鐵錳硅酸鹽,因為即使存在雙層膜的話,它們也很容易
焊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