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制棒材焊縫的質量檢驗實驗科研顯微鏡
焊縫的質量問題
在施加壓力期間,因為熔化過程而可能含有雜質的液體材料,
可在方坯相結合的同時,從方坯斷面漏出。因此,軋材的較終質量
不會受到損害(雜質,氣孔和其他缺陷都可避免)。焊后對方坯和
軋件進行檢驗,都沒有發現過可能影像過程或軋材使用的缺
陷。對不同斷面尺寸和不同鋼種進行的廣泛試驗證明,不存在由
焊接過程所造成的表面和內部缺陷。
對方坯的檢驗:采用染色滲透劑,對焊接區進行檢驗,沒有發
現缺陷。采用超聲波檢驗證明沒有內部缺陷,而x射線照相檢驗
也得到了同樣的結果。
至于顯微組織,方坯上惟一肉眼可見的焊縫的痕跡是存在“白
線”。對這種缺陷進行顯微組織檢驗表明,有一定的輕微的脫碳,
以及存在在焊后快速冷卻時熱流方向上有較大的晶粒產生。
對整個焊縫上化學成分變化的可能性也進行了研究。通過對
白線中碳含量的變化進行檢測,發現較大擴大范圍為距方坯焊接
中心lmm。但是這種變化完全在優質鋼分析偏差的可接受范圍
之內。
對軋制棒材的檢驗:采用染色滲透劑,通過對焊接區進行檢
驗,沒有發現表面缺陷。用低倍和顯微照相檢驗,也沒有檢查出內
部缺陷。
方坯上已有的白線痕跡還存在,但在大于25平方毫米的棒材上的
白線,已經由于軋制壓下作用而產生了明顯變形,雖然這種變形對
于較小尺寸的棒材并不明顯。
通過再次對整個白線的顯微組織進行檢查.發現由于軋制時
的晶粒細化和均勻化作用,晶粒尺寸大小與金屬基本相似。雖然
存在輕微脫碳,但脫碳程度要比方坯輕得多,因為在軋制時發生了
碳的再擴散。通過對軋材的檢驗表明,基本材料和焊接區的屈服
強度和極限抗拉強度非常相似。因此可以說,對能夠承受焊接過
程的鋼種沒有限制而這種焊接過程與焊接縫處的材料質量有關
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