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摩擦過程中顯微變化常用-金相科研顯微鏡
摩擦過程金屬材料的塑性流變
金相觀察是研究摩擦過程中顯微組織變化的較常用的方法。
x射線衍射和電子顯微鏡,則從更精細角度提供結構變化的定量
信息。材料組織的變化從晶粒形態變化和相變化等不同角度展
開。從摩擦副潤滑狀態考慮,從流體潤滑轉入混合潤滑后,摩擦副
表面的峰頂就會發生碰撞。若碰撞變形是彈性的,則有利于形成
動壓。若是塑性的則可能導致粘著。在混合潤滑到干摩擦區,表
面峰頂發生塑性變形是必然的。從磨損發生的力學機制看,塑性
變形是導致材料剝離的直接因素。常見的各種磨損均伴隨著材料
塑性變形
微動磨損過程的塑性變形
微動損傷廣泛發生在名義上沒有相互運動的接觸表面之間,
由于載荷的變化或接觸零件之間的相對變形,產生微小位移,使材
料發生損傷。根據損傷結果,宏觀上將其分為微動磨損、微動疲
勞和微動腐蝕。三種損傷機制中塑性變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
用。
理想均質材料的塑性變形
當微凸體表面從另一表面(設為平面)上滑過時,對接觸區施
加較大的力,在表面和亞表層出現塑性變形。由于微凸體的間距
(典型值1000μm)遠大于其接觸區(10μm),所以微凸體對表面的作
用可認為是相互獨立的。表面層內的塑性應變和殘余應力因“棘
輪效應”而不斷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