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零件和螺接結合點材料阻尼特性-金相圖像顯微鏡
材料阻尼與結構變形時損失的內部能量有關。當給一個長
條施加軸向拉力時,它不會馬上伸長到一個新的長度。由于長條緩
慢蠕變到其新的穩定的長度,這會有一個小的時間滯后。當外部載
荷撤銷時,該過程會逆轉,長條試圖緩慢地縮回到其原來的長度。
因為有些應變能已經轉化為熱能,可利用的能量減少了,因此長條
決不會完全回到其原來的位置,F在給長條施加相等的壓縮載荷,
上面描述的作用將以相反的方向發生。當畫出正負應力作用下的正
負應變曲線時,將形成一個遲滯回線,結構材料和黏彈材料的遲滯
回線稍有不同;鼐所包圍的區域是每個應力循環的能量損失的度
量。因此,該區域就變為材料的阻尼特性能力的度量。材料中較高
的應力和應變,將增大回線的區域,它表明:較高的應力和應變將
產生較大的阻尼。
估算材料阻尼的另一個方法是測量自由振動結構中的振幅變化
。當移出和放開受測的梁結構要素時,因為能量的消耗,梁將以逐
漸減小的振幅上下自由振動,較終趨于靜止。能夠利用材料阻尼的
另一個方法是將若干橡膠條粘在螺接蓋板的內表面。當蓋板螺接到
適當的位置時,橡膠的布置應使它們的下邊壓在插入式PCB的無支
撐的頂邊。橡膠條提供兩個功能:它們為PCB增加某種附加支撐,
并且增大PCB上的阻尼。對于外加的新系統來說,這種布置工作良
好。但是,在這些系統服務幾年之后,振動和沖擊環境較終會使橡
膠條磨損,這樣,外加的支撐和外加的阻尼會隨時間而變得不太有
效。
結構阻尼特性
結構阻尼與振動期間由于螺接和鉚接接合面的摩擦、裝配
結構中的樞軸連接的摩擦以及各種表面間的滑動、拍擊和碰撞引起
的能量損失有關。在生產裝配結構上的振動試驗表明:絕沒有兩個
相同的表觀結構以完全相同的方式起作用。它們的傳輸率和固有頻
率總會有一些小的變化。這是由制造公差,金屬片的厚度,表面粗
糙度,結合面壓力,表面平面度,材料硬度,組裝時螺釘或鉚釘的
數量,螺釘的尺寸、間距和力矩,接合面的干濕,濕度條件,組裝
順序以及許多其他因素的不同而引起的。
振動試驗必須仔細地規劃,以獲取任何結構的傳輸率和固
有頻率。使用真實結構代替模型進行試驗總會更好些。當必須使用
模型時,它應該接近于真實結構。凡可能之處,試驗應使用所要求
的加速度輸入值進行。由于使用真實硬件進行試驗總會擔心真實硬
件出現損壞,因而常常使用較低的試驗量值。插入式PCB非線性程
度很大,因而使用較低的輸入加速度試驗量值會導致較低的應力和
較小的阻尼。而較小的阻尼將會導致較高的傳輸率和固有頻率。因
此,只要知道了結構的非線性特性,就不應存在利用降低了的輸人
加速度值進行振動試驗的問題。
在具有許多零件和螺接結合點的大型系統中,結構阻尼總
是會大于材料阻尼。增大材料應力會增大材料阻尼,并減小傳輸率
。增大材料應力還將縮短材料的疲勞壽命。為設計劃算的電子系統
,必須了解這種權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