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鋼淬硬的分類-金屬碳化物析出實驗顯微鏡
所有工具鋼可按淬硬性分成下三類:
(1)低淬硬性鋼,即只有在水或水溶液中高速淬火才能產生
高硬度(RC60)的鋼。只有在直徑≤30-35毫米(油淬時,只有
在直徑≤5-10毫米)的截面上才能得到高硬度值。這些鋼只能
淬透很薄的截面(水淬時,可淬透10~15毫米)}所有碳鋼都屬
于這一類鋼。
(2)中等淬硬性鋼。在油(20一25℃)或熱鹽浴中
淬火,即可在直徑40~80毫米的截面上淬硬到上面規定的硬度值,
可淬透截面的較大直徑約為25---70毫米,在這類鋼中,低合金非
熱穩定性鋼的淬硬性較低,而高合金鋼的淬硬性較高。
(3)高淬硬性鋼。在空氣中或在熱鹽浴中淬火時可在直徑>
80--90毫米的截面上淬硬至RC60,表面層與芯部硬度稍有不同。
在此情況下,淬硬性和淬透性的性質實際上是一致的。這類鋼包
括在珠光體和貝氏體區的奧氏體具有顯著穩定性的一些鋼,如可
淬透直徑100~120毫米截面的高合金非熱穩定性鋼和可淬透更大
截面的熱穩定性鋼。
淬火是否采用空氣冷卻,不僅要根據獲得高硬度的可能性和
過冷奧氏體的穩定性,而且也要根據碳化物的特性來確定。在較
初凝固階段,含鉻、鉬或鎢的合金鋼中碳化物已從過冷奧氏體和
過飽和奧氏體中局部析出,這會降低模具鋼的
韌性和高速鋼的熱穩定性。為防止碳化物析出,必須在珠光體和
貝氏體區域內采用盡可能高的冷卻速度。因此,這些鋼一般都在
熱鹽浴(或油)中淬火,而不在空氣中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