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物析出計量顯微鏡-強化相碳化物顆粒觀察
熱穩定性(紅硬性)
熱穩定性表示鋼在使用變熱過程中,工作邊緣保持金相組織
和性能穩定的能力,這對切削加工或模具成形是很重要的。在高
速鋼和用于熱成形及壓鑄的模具鋼中,除了硬度以外,熱穩定性
是較重要的性能要求。
熱穩定性對于用二次淬火處理來提高屈服極限的鋼,也是很
重要的性能。此外,熱穩定性也是一個重要
的工藝性能,它將決定鋼在磨削或刀具重磨時的磨削熱作用下,
使金相組織保持不變的能力。
熱態硬度,在很小的程度上取決于:(1)初始硬度,因為軟化過程
幾乎與溫度成正比變化,所以鋼的初始硬度越高則在500-5
50℃的溫度下可保持的硬度就越高,(2)碳化物含量、大小和分
布}因為碳化物顆粒對硬度下降的可逆過程可起輕微的抑制作用
,所以碳化物含量較高的鋼,特別是在組織中具有均勻分布的
細化碳化物的鋼,在加熱至500℃溫度時可保持稍高的硬度(約H
V30--50),而在較低加熱溫度下(即在低速切削時),將使這類
鋼具有較好的切削性能。
碳化物強化鋼的熱穩定性主要由基體的性能確定,因為鋼
的成分變化僅使析出碳化物總量和類型發生輕微的變
在金屬間化合物強化鋼中,析出的強化相顆粒的影響可能
更加顯著。這些顆粒可更加有效地阻止鋼的總軟化量的增加,
因為這些顆粒具有較高彌散度、晶體幾何結構不同于金屬基體
,而且在加熱時不易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