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鋼種不同和用途及尺寸熱加工金相顯微鏡
影響低合金鋼蠕變強化的因素
相當復雜,尤其是固溶效應和顆粒彌散度這兩種基本因素的消長變化情況更是這樣。在蠕變過程中,當固溶體分解,晶內析出細小彌散顆粒時,主要強化機制便從固溶強化轉變為沉淀強化。晶內沉淀在位錯上形核的情況下,沉淀發生前,提高位錯密度可以使顆粒細化,并使蠕變強度提高。這種情況可以出現在加荷時初始應變高的場合下或通過熱處理使鋼轉變為針狀而非多邊形顯微組織而引入較高的位錯密度時。在后一情況下,合適的位錯密度可以通過上貝氏體組織及粒狀貝氏體的形成來獲得。在更低溫度下相變時所引入的過高位錯密度在蠕變中是不穩定的。
在高溫下長期熱強性的提高,不是取決干抗過時效的沉淀顆粒的存在,就是取決于置換強化元素保持在固溶體中。在嚴重過時效的組織中,由交互作用固溶強化所產生的高蠕變強度是不能實現的,因為它所需要的置換和間隙溶質水平在固溶體中不能同時保持。
由于同一鋼種因使用溫度不同和用途及尺寸不同,在使用過程中組織變化情況,從而強化機制的相應改變情況也有所不同,因此對鋼的成分配比和熱處理制度均應分別不同情況做出適當的選擇。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