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制造過程中封裝的的作用-芯片封裝檢測顯微鏡
封裝
IC制造過程的較后一步就是用適當的形式將芯片封裝起來。封裝的目的是保護器件免受周圍環境的影響; 多數情況下,是為了將芯片與周圍的濕氣隔離、避免濕氣侵蝕,或者使芯片免受機械震動而損壞。雖然器件鈍化技術已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但封裝所起的保護作用仍是十分重要的。對封裝形式的選擇需要根據使用要求和成本預算綜合考慮。目前已有多種多樣的封裝形式和封裝方法可供選擇,這里只介紹其中常用的、具有代表性的幾種。 早期的IC芯片都是使用金屬基座進行封裝,方法是將芯片通過合金化固定到金屬基座上,將引線與基座上的焊點進行焊接,再用一個金屬蓋子將其密封起來。 封裝是在特定的惰性氣體氣氛中進行的,這樣就把一部分氣體也密封在了封裝盒內,人們把這種封裝叫做氣密封裝。這樣的封裝雖然有其不足之處,但卻能很好地將芯片與外界隔絕。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