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半固態鑄軋固相顆粒直徑計量圖像顯微鏡
在同一攪拌速度下,不同的鑄軋溫度對鎂合金半固態鑄軋組
織也有顯著的影響。由圖所示的顯微組織觀察得到,鑄軋溫度越
高,半固態鑄軋組織中先結晶的固相顆粒體積分數越低。這是因
為根據金屬凝固理論中熔液凝固中形成穩定球形晶核的臨界形核
功與熔液過冷度的平方成反比。熔液過冷度越小,穩定形核的臨
界功就越大,形核的臨界半徑也越大,形核就越困難,形核率就
越小,反之,過冷度越大,形核越容易,形核率越大。因此鑄軋
溫度越高,此時熔體的過冷度越小,形核率越小,所以固相體積
分數越低,相應地鑄軋試驗得到半固態板帶的微觀組織中初生相
體積分數也越低。
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經過劇烈攪拌后的半固態金屬漿
液的組織與未攪拌的半固態漿液的組織之間有明顯的差別。
前者的組織特點是:凝固的非枝晶初生晶粒均勻地懸浮在母
液中,這些非枝晶初生晶粒大多呈球狀、橢球狀或花瓣狀,
大部分非枝晶初生晶粒之間并無搭接。而后者的組織特點是:
凝固的初生晶粒呈枝晶狀,也均勻地懸浮在母液中,且互相
搭接,形成骨架狀結構。
粉末成核細化機理。粉末成核細化機理指在過熱的
合金熔體中加人大量的同種合金粉末或潤濕性好的異種合金
粉末,在保護氣氛下進行強烈均勻攪拌,獲得微晶組織。粉
末所起的作用包括:增加形核質點、隔斷網狀組織、抑制晶
粒長大和粗大平衡相的析出、吸收熱量和快速冷凝。這項技
術由陳振華教授考慮半固態工藝均存在固相和液相混合的基
本特點,引發思路,發明了一種新的金屬材料制備新工
藝——固液混合鑄造工藝,并申報了發明專利。陳振華教授
認為該工藝細化晶粒的可能原因有:1)粉末溶解產生的形
核核心增殖作用;2)加人大量的粉末快速凝固作用;3)半
固態攪拌對枝晶的破碎作用。
但是顯微組織觀察發現有一個奇異的現象,即在較高的
鑄軋溫度下得到的半固態鑄軋組織中,固相顆粒比低的鑄軋
溫度下大。我們認為這是由于在鑄軋試驗時,受鑄軋輥的冷
卻能力所限,半固態金屬的冷卻速度不夠大,造成固相顆粒
在鑄軋的同時長大造成的。通過改善鑄軋輥的冷卻能力,這
一現象有望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