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帶鋼表面粗糙度輪廓測量儀-測量型工具顯微鏡
潤滑劑對所軋帶鋼表面粗糙度的影響
在所軋帶鋼的一般外貌主包括輥縫中的有效摩擦系數在內的各
種軋制參數之間,存在一種相互關系,這是由于表面粗糙度的好
壞部分地取決于帶鋼在其出輥縫之前所受軋輥表面研磨量的大小
。
軋制滋潤劑若施加得不均勻,將會引起通常稱為“色斑”或“
斑點”的表面缺陷。
它的產生主要是使用油-水乳化液時,將油“沉積”到帶鋼表面
的程度各點都不一樣所致,帶鋼在“沉積”適當的地方比受到軋
輥更多拋光作用的甚部分呈現較不光澤的外觀,通過顯微探針對
表面細心地分析表明,有斑點的帶鋼表面在化學上是均勻的,但
干涉顯微技術表明同,暗淡的面積確實比較粗糙或有更多的麻點
。
顯微照片表明,在有條痕的陰暗面積上其高密度的小暗麻點,
在經放大的表面上,軋制方向的水平線條是經七級粗糙度的工作
軋輥制出來的表面粗糙度約為0.12毫米的正常帶鋼表面的典型線
條,當斑點面積的放大倍數增加時,表面陰暗麻點呈現為小的凹
陷,這些凹陷的橫斷面經放大750倍。
由干涉顯微照可見,麻點的深度在0.254-3.032微米范圍內。
為了保證完全沒有污斑或斑點,采用純凈的潤滑劑是合理的,
可是,在使用乳化液的地方,減小軋制速度可起到盡量減少麻斑
的效果,換一種辦法,也可通過降低乳化液的穩定性而增強油的
帶材表面上的“沉積”。
在一定情況下,允許存在有輕微的斑點,例如,在鍍錫板生產
中,帶鋼的外觀條紋大部為錫鍍層所掩蓋,尤其是若錫鍍層足夠
厚時為然,另一方面,無錫鋼板,所用的很輕微的鍍鉻則傾向于
使斑點更加外顯。
另一種常稱為“虎皮斑”的表面缺陷,不僅與潤滑劑有幾分關
系,而且也與進入輥縫的帶鋼形狀有關,它在外觀上呈走向大致
與帶鋼軋制方向平行的反射性能水平交替變化的寬條狀,造成這
種缺陷的原因大概是由于 帶鋼呈輕微的波紋狀進入輥縫,使帶鋼
每一面都有些區域帶入輥縫的潤滑劑層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