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水化物的粘結力硅酸鈣水化物研究顯微鏡
加速硬化
加速反應可以由較高的細度、較高的溫度或外加促凝劑而
產生。如果加入促凝劑,顆粒表面顯然被活化,則孔中的溶液
經常是過飽和的。于是,晶核形成及晶體加速成長的條件都具
備了。因此,同樣在水化第二階段,即使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形
成長纖維結晶,但也只有少數結晶能夠生長成長纖維。一天后
硬化漿體因為達到較高的水化程度,其強度與不加促凝劑的漿
體相比要高得多。同樣,硬化7天以后僅僅少量硅酸鈣水化產物
形成了長度在1微米以上的纖維。
不加外加劑、加促凝劑以及加緩凝劑的水泥強度的發展。
加促凝劑的水泥由于水化程度較高,產生較高的初始強度。大
約28天以后達到后期強度。正常硬化的水泥顯出低得多的初始
強度,但28天后與促凝水泥的強度相近,并在以后的硬化中超
過它。
緩凝水泥具有低的初始強度,但28天后能達到、并在90天
后能超過正常的及促凝的水泥的強度。
這些結果表明,在結構及強度發展之間存在明確的關系。
高的初始強度由于高度水化而產生,高的后期強度由密實的及
主要部分為硅酸鈣水化物的相當長的纖維所產生。
硬化漿體中水化產
物的粘結力
由水泥水化所形成的硅酸鈣水化物具有高度的無序結構。
為此,單個的硅酸鈣水化物結晶具有比較低的特征強度。另一
方面,硅酸鈣水化物彼此間的粘結力及其與其它各種水化物的
相互粘結力是非常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