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中含碳量和所處不同溫度產生微觀金相結構
何為鐵索體、滲碳體、珠光體、奧氏體?
鋼的機械性能是取決于該鋼材的含碳量和微觀金相組織,鋼
的微觀組織結構主要有:
(一)鐵素體;是一種含碳量比較低的鐵,由鐵和碳形成的立方體
固溶體,通常是在低于910攝氏度時候出現
(二)珠光體;它主要是有鐵素體和滲碳體混合一起的結構,
即鐵素體和滲碳體晶體機械混合物僅在低于723攝氏度的時候存在
珠光體的平均含碳量為百分之0.8,在珠光體中的鐵素體
和滲碳體都是一層層交替排列的片狀結構,它的性質在鐵素體和
滲碳體之間
(三)奧氏體。奧氏體具有面心立方晶格。它是碳溶解于面
心立方晶格鐵中的固溶體。碳鋼中的奧氏體只出現在高溫區域
內,當溫度低于723℃時,奧氏體就隨鋼中含碳量的不同,分別
轉變為鐵素體、珠光體和滲碳體。
(三)滲碳體;
是鐵碳合金中由百分之93.3的鐵和百分之6.67的碳化合形成的;
碳化鐵,它的分子結構是Fe3C,并且其性質和鐵素體是相反的,滲碳
體硬度高但強度低,脆性大,延伸率和沖擊的韌性都很差,隨著鋼
種含碳量的增加,鋼材中滲碳體的量也會增加,因而鋼在硬度和強
度都得到增加的同時,塑性和韌性則下降了
上面舉出的四種鋼微觀組織在平衡狀態并不全部同時存在,
它們各自出現的條件決定于鋼中的含碳量和鋼本身所處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