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化合物夾雜斷口構造截面分析圖像顯微鏡
從鐵、硅雜質上看,鋁合金純潔度的提高,正如采用軟
化的時效處理制度一樣,會對合金的組織產生有利的影響,
使疲勞裂紋擴展速度減小。
斷口構造的研究提供了有關破壞特性的可貴資料。
在一次加載破壞的情況下,對韌性斷口來說,斷口表面
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時則顯現出一些圓形的凹坑,這些圓坑
彼此被凸起的聯接物隔開?梢园堰@些凸起的聯接
物想象為局部“細頸”。在電子金相斷口圖片上,韌性斷口為
典型的“韌窩”構造斷口。隨著材料塑
性的增高,韌窩的大小和深度增加。當呈脆傳
穿晶斷裂時,斷口上形成許多晶體小面(小晶面)。當放大
倍數不高時,這些小晶面看起來好象很平滑的閃閃發亮的小
區域。當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很高時,以及在電子金相斷
口圖片上,小晶面上呈現出花樣,通常呈散射線狀——摺皺
狀,而摺皺紋的起點位于斷裂的微觀區的發源
地。在鋁合金中,這種斷裂方式主要是在金屬間化合物夾雜
處斷裂時出現的。
在重復加載條件下的斷口,其特點是存在許多平整的微
觀平臺,在小平臺上分布著一些顯微疲勞小條紋。斷裂時塑
性變形充分,小條紋截面為三角形;而斷裂時塑性變形較
小,則小條紋截面呈梯形。在斷裂的初始階段,由于這時作
用應力還不高,微觀平臺的尺寸和小條紋的寬度并不大,隨
著裂紋的擴展,其尺寸增大。
在重復加載條件下,裂紋擴展速度的變化會引起斷口微
觀花樣的改變。在裂紋勻加速擴展區,分布著細疲勞條紋,
在向加速擴展過渡的區域,分布著粗疲勞條紋;在向雪崩式
斷裂(較終的驟然破壞)過渡的區域,則是粗糙的摺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