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有顯微鏡的臺式測微計需常檢查其測量精度
試驗表面的制備:
作布氏壓痕試驗的表面要經過銼光,磨削,機加工或用砂
紙(3/0剛玉砂紙)拋光,以使壓痕直徑非常清晰、便于測
量。其表面上不應有任何刀痕.這種表面應該能代表材料本
身的特性,因此,在制備時應避免表面脫碳和表面加工硬化
等現象,否則將影響試驗結果的可靠性.
壓痕的測量
壓痕直徑可用顯微鏡測到0.01mm左右。顯微
鏡的讀數誤差不應超過0.01mm,以保證布氏硬度值誤差小
于l%。所以,裝有顯微鏡的臺式測微計應經常檢查其測量
精度。
根據布氏硬度試驗,壓痕可以呈現各種不同的表面形狀。
對于這些形狀曾進行過仔細研究和分析。有些金屬在試驗
時,壓痕周圍會凸起,超出試樣的原表面,而有
時在壓痕周圍會凹下,低于試樣原表面.但在某
些情況下,壓痕周圍根本不會變形,不出現凹或凸的現象
第一種現象稱為凸型壓痕;第二種現象稱為
凹型壓痕。一般說來,冷加工的合金會出現第一種現象。退
火金屬會出現第二種現象。
根據定義,布氏硬度值是按壓痕的表面積來求算的.所
以,計算布氏硬度值,就需測量壓痕直徑(假定這就是鋼球和
壓痕實際接觸的直徑)?墒牵瑝汉弁鶗霈F凸型或凹型
面。這樣,在測量壓痕時;就存在壓痕可見部分何處是鋼球
真正與試樣相接觸的部分的問題。若是凸型壓痕,則測得的
壓痕直徑大于真實的直徑.反之,若是凹型壓痕,則測得的
壓痕直徑小于真實的直徑.日前.測量真切壓痕直徑尚未有
一種反所用知的力法。所以,試驗員的判斷和經驗會引起試
驗的人為誤差。
對一些材料,壓痕的邊緣碓于辨認,尤其是淬火鋼(即
使表面拋光,也無濟于事)。所以,采用燒結碳化鎢球就
能得到較清晰的壓痕。布氏壓痕在某些材料上不能呈現真正
的圓形.軋制材料上所作的壓痕是橢圓形的。熱處理鋼的壓
痕是很圓的。對于不圓的壓痕,則以45°角在四個方向上測
量壓痕直徑,取其布氏硬度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