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顯微鏡等儀器測定成炭植物類型及特征
成炭植物類型及特征
在沼澤學和泥炭地學中,對于形成泥炭的物質來源——高
等植物已有許多論述,如造炭植物、植物殘體及分類,以及成
炭植物等。在這里造炭植物是指形成各種泥炭的原始植物種類
及群落,應包括泥炭化過程中完全分解掉而難以測定的植物。
植物殘體則是造炭植物死亡遺體在泥炭化初期處于未完全分解狀
態下的產物。由于造炭植物種類及其細胞組織構造的不同,在
泥炭化過程中植物殘體分解速度和存在形態的不同,故以植物
殘體追溯造炭植物僅僅是保存殘體部分的植物種類和數量。
不過,多年生植物,如苔草、蘆葦、棉花莎草等,在泥炭化過程中
也只能
保存其地下部分的殘體——根和地下莖部分,地上莖葉保留很
少。雖然,近代已采用了顯微鏡等儀器進行植物殘體的測定,也
很難十分精確地判定原始造炭植物的全貌。對于低分解的泥炭
與高分解泥炭分析上,也會顯示出一定的誤差,這需要提高腐
殖質部分的分析測試水平及腐殖質組分與植物體相關研究方面
的工作,加以解決。
成炭植物有草本、木本、蘚類植物,它們的生境共同為濕
地或沼澤。根據形成殘體的原始植物生態系統和數量關系,即
以植物生活型和組成殘體的優勢種植物為依據,將成炭植物劃
分為“型”和“組”。
型 以形成泥炭的優勢植物殘體及其植物生活為依據。劃
分為草本殘體、木本殘體、蘚類殘體以及草本一木本殘體、草本
一蘚類殘體、草本一木本一蘚類殘體(或簡稱草一木,草一木一蘚殘
體)六個型。為了揭示植物殘體中各種成炭植物的種類,還可
以將眾多的成炭植物劃分為亞類或組,這里介紹幾種主要成炭
植物型和組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