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石粒度組成的測定計量多功能圖像顯微鏡廠商
所謂物料的粒度組成是指組成的顆粒按粒度分布的情況。
破碎和磨碎過程中所處理的礦石,都是尺寸大小不一,形狀不同的松散物料。將松散物
料借用某種方法分成若干級別,稱量出各級別的重量百分率,從而說明物料是由含量為多少
的的某些粒級組成,這種資料就是散積物料的粒度組成。從粒度組成可以看出各粒級在原料
中的分布情況。
物料粒度組成的確定方法很多,較常使用的有下述幾種。
篩折法
篩析是供測定原礦以及破砰和磨碎產品的粒度組成而使用的較廣泛方法。
為了測定物料的粒度和粒度組成,選取有代表性試樣并在網篩上把它篩分成為不同的粒
度等級。物料篩析后可以獲得表示粒度組成的示性曲線,通常稱為篩分粒度特性曲線。
通常,只有粒度不小于0.074毫米的物料,才能在網篩上進行篩析。篩析所用的篩予為
一組篩子,每個篩子有一定的篩孔尺寸,較上面的篩子較粗,較下面的篩予較細。這種篩予
人們通常叫做標準篩,或叫做實驗室用套篩。為了完成篩析工作,可使用手動或機械振動篩
分器。
分散分析法
如果有必要對較細顆粒進行更精確的分析,則可在盛水的容器內進行水力分散分析。通
常簡稱為水析。
細產品水析的原理是根據礦物顆粒在水中沉降速度的差異。比較粗的粒級宜用一般的干
式或溫式篩析法進行粒度分級,細粒級物料,例如粒度由74微米到1微米的細粒,用水力分
級法才可能較精確地分離。
較簡單的水析法為淘洗法,在沒有水析設備情況下可采用這種方法。使用這種方法首先
將待分析的物料放在容器中用水潤濕。然后放在淘洗筒中,經仔細攪拌后,經一定的時間以
后,較粗的顆粒就沉在筒底,而較細的顆粒則呈懸浮狀態。將此懸浮液取出,沉降后可得到
細粒級的礦粒。再往留在筒底的物料中加水,重新攪拌,澄清,取出。為了得到一個粒級產
品,要反復進行多次,一直到取出的溢流完全澄清為止。為了得到下一個粒級和較粗粒級物
料,澄清的時間應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