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石和礦石的顆粒層理結構特征分析圖像顯微鏡
各種機械破碎和磨碎方法都是將連晶中有用礦物與脈石以及有用礦物互相間分離開來。
即所說的單體解離。選別作業所需破碎與磨碎粒度和破碎與磨礦產品的性質則取決于礦石構
造和結構特點。
由于在破碎過程中礦塊的斷裂面不一定沿著礦物顆粒接觸面,而是一種復雜的現象。從
統計學觀點分析,是與礦石構造(指礦物集合體的形狀、大小和空間分布關系)和礦石的結
構(指礦物結晶顆粒的形狀、大小和空間分布關系)密切相關。也就是說和礦石的物理力學
性質有關。
1.巖石和礦石的顆粒
有些巖石和礦石是具有規則排列的晶體物,如火成巖和某些變質巖。這些結晶的巖石和
礦物,在晶體之間往往沒有晶間物質而直接聯系著,因而質硬,強度較大,故不易破碎。但
也有少數是通過晶問物質使晶體相互聯系。這種礦石和巖石的顆粒較均勻,而且細小。
沉積巖的顆粒形狀和大小不一,是礦物和巖石碎屑粘結在一起而成。顆粒之間有各種膠
結物質,有的是粘性強的硅質和石灰質,有的則是粘性較差的粘土質或白堊質等。故質地較
軟,易于破碎。
2.巖石和礦石的非均質性
巖石和礦石的非均質性表現在其結構單元,粘結質,晶間質以及孔隙度(裂縫度)形
狀、大小、分布與排列等許多方而。這些都對破碎和磨碎有很大影響。
3.巖石和礦石有層理性
巖石和礦石由于生成條件所決定,必然呈現出其有層理性,層理性使其碎磨產品的粒度
不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