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組成及結構構造特征鑒定多功能顯微鏡
當礦石中這些礦物含量不同時,則礦石的還原性亦不
同。另外,以上礦物的熔點及加熱后分解速度的不同也影響礦石
的冶煉性質。同樣地,不同脈石礦物組成對冶煉也有不同影響,
拿鐵礦石中的高爐富礦來說,礦石中的脈石礦物會影響冶煉時高
爐中還原氣體是否易于與有用礦物接觸。例如,當脈石礦物主
要為石英時,則在升溫還原過程中,當溫度在573℃以下,由于
石英逐漸膨脹可能堵塞氣體通道,而難于進行還原,而在573℃
以上,由于低溫石英轉變為高溫石英,體積急劇膨脹而可脹碎礦
石中部分礦物間的聯結,同時超過573℃以上高溫石英反而顯示
出負脹性(即隨著溫度的升高體積反而縮小),因此,在573℃以
上還原氣體流通情況將大有改進。又如,當脈石礦物為方解石
時,在升溫還原過程中,700℃時開始分解,750℃以后由于劇烈
分解而體積大為收縮而有利于還原氣體的流通。因此,詳細研究
了礦石中脈石礦物組成、分布情況及其百分比后,將有助于確定
冶煉時合理升溫過程,以提高冶煉效果。另外,通過脈石礦物組
成及其百分比的研究還將有助于確定合理的配料比例,以改善爐
渣粘度。因此,無論是在選礦中還是冶煉中,礦石的礦物組成均
有重大影響,因此均須進行深入的研究,并得出定量的結果。對
礦石礦物組成的研究可采用各種巖礦鑒定方法,例如偏光及反光
顯微鏡鑒定、差熱分析、X光分析、電子顯微鏡分析及電子探針
分析等。其中較常用的還是偏光和反光顯微鏡鑒定,必要時再輔
以其它方法。這些研究礦物組成的方法在各種專門書籍中皆有論
述,此處不擬多作說明。
在進行顯微鏡鑒定前,對任何標本均應先進行仔細的肉眼觀
察,大致了解其礦物組成及結構構造特征,然后再挑選部分標本,
并根據其中礦物組成的不同,分別磨制薄片或光片,或同一標本
同時磨制兩種片子,進行光片、薄片研究,片子的數量依礦化均
勻程度與樣品代表性而定,礦化均勻、樣品有足夠代表性,片子的
數量可酌情減少;反之,則應適當增加。若從加工技術試驗樣品中
選取作為巖礦鑒定的樣品,一般可準備20--40塊薄片作偏光鑒
定,30~50塊光片作反光鑒定;對于礦石類型尚劃分不清,尚未能
進行礦石加工技術試驗的礦石,制片數量根據具體情況具體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