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料顆粒的水泥膠層的厚度氣孔計量光學顯微鏡
滲透著濕氣的較細氣孔的水泥石,
要還沒有被碳酸鹽化,就進行著類似的濕度平衡和熱平衡作用
(熱平衡通過蒸發吸熱和冷凝放熱),就如同住房的墻壁或人類
和獸類的皮膚一樣。此外,多孔物質的表面除對水有吸收能力
外,還對氣體、蒸汽或溶解物有強烈的吸附能力,其中包括對鹽
類以及染料吸附的選擇性。利用膠體對染料的吸附選擇性,把膠
體染色,可以用來證明膠體的存在。如果氣體或蒸汽滲入膠體或
固體物質中并在那里與分子反應,則可以說是化學吸收作用,與
此相反,僅純表面能參與時,則是吸附作用。在討論助磨劑時
,人們曾區分物理吸著(吸附作用)和化學吸收。
化學吸收的本質是在形成化學化合物下的沉附。就是說,一般是
一個不可逆的過程。
在水泥凝膠中存在的可蒸發水應該被想象為分配在無數的微
細凝膠孔之中。因此,運動十分緩慢,不能被排擠,同時也可能
不讓較大的分子和離子通過去。這種細微分散的水,在它的作用
方面可以與所謂的“水墻”(Wasserwand)比擬,水墻是將水
填充在混凝土容器的雙壁之間而形成,混凝土的水墻用以保護混
凝土內墻不致被油滲進。這種性能也可以毫不懷疑地用“層模型”
(Schichtmodell)來解釋:當在固體粒子里面的和周圍的水層
厚度,或者圍繞骨料顆粒的水泥膠層的厚度,或者圍繞粗骨料顆
粒的水泥砂漿層的厚度較薄時,強度和密度升高。
描述為水壓作用也可能是滲透壓的作用。滲透壓是由堿濃度的不
均勻狀況所引起的,例如這種不均勻狀況在防凍鹽的參與時能夠
出現。占優勢的水壓作用是在混凝土冷的表面較先被冰所覆蓋而
混凝土被封閉時產生的。因此,在結冰時膨脹的冰把仍然是液態的
水推向內部。由于細微的氣孔給予液態水以大的阻力,在氣孔壁
上就產生一種水壓作用。這一壓力隨冷卻速度的增長而提高,并
在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以后危害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