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的分辨率(視力)一般用視角的倒數表示
研究表明,可引起人的視覺分析系統發生反應的光線,其波長
范圍在950~300微米(即通常我門所說的可見光部分),個體之間稍
有差異。亮光時人視覺的較敏感區在550微米,暗照明時,較敏感
區在504微米處。所謂視物,即指人腦通過眼睛對外在物體所發射
或反射的光線的視覺反應。正常人的視覺感受,從外部原因來說,
與光源大小、光的強弱及其所發射的光波的波長有關,也與視者瞳
孔與光源的距離、瞳孔的大小、接受光照的時間等因素有關;而內
在原因則決定于視者眼睛的適應狀態,決定于其眼底視網膜圓錐細
胞(感受亮光)和圓柱狀細胞(感受暗光)的數量和功能狀態。光波的
波長對人的視敏感度有一定影響,人眼對單色光的視敏感度比對混
合光的敏感度大,人眼對單色光敏感度的大小,依次為黃>綠>藍。
人眼的分辨率(視力)一般用視角的倒數表示。研究表明,人眼
瞳孔的直徑大約為3 mm,對可見光(如550微米)的較小視角(光學上
稱為較小分辨角)等于0.8’。在明視野情況下,人眼可分辨25 cm
處兩物點的較小距離為0.058 mm。如果兩物點的距離小于0.058
mm,人眼就分辨不清是兩點。所以如此,與光的衍射及人眼的特殊
結構(如瞳孔的大小、晶體的大小與厚度、視網膜圓錐細胞和圓柱
細胞的大小等)有關。人類這種可視較小物(分辨率)的能力,是億
萬年生物進化的結果,這正好有利于我們適應我們周圍環境(我們
人類生活的世界)的需要。如果我們長一雙顯微鏡眼,那我們的周
圍世界,看起來就會是另外一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