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子顯微鏡研究植物根冠細胞,生物學植物研究儀器
用電子顯微鏡研究根的根冠細胞,其細胞器的分布關系
到向地性的刺激時指出,只有造粉體(形成淀粉的質體)現出
相當可觀的移動到細胞的下側。從這種推想,造粉體直接誘
導細胞的橫向極性,可能是由靠近原生質體表面的膜的作
用。就此而論,玉米突變型——“造粉玉米”(Amylornaize)
的觀察是有意義的。這種突變型有比野生類型小得多的造粉
體。這種突變型的胚芽鞘對向地性的刺激,表現出質體的側
向(向下)再分布,比野生類型的少30一40%,生長素的側向
運輸少40—80%,而向地性的彎曲則顯著地減少。用
這種突變型在根上進行試驗可能是有意義的。胚芽鞘上的
觀察,也支持了造粉體作為重力感覺器的假設。但是,不是
所有目前的工作者都認為這種觀點是提供了現象的正確說明
應用現代的技術,這些觀察和試驗很好地證實了一些古
典的理論。很早以前Charles Darwin證明將根從離頂端一
毫米或0.5毫米處切掉,對重力就不再有感覺。本世紀早
期,植物學家們認為某些固體的細胞內含物或平衡石(主要
是淀粉粒)能夠傳送重力的刺激到質膜(外質膜)。光學顯微
鏡的研究證明,淀粉粒的確是集中在根冠細胞的下側,并且
進一步說明在對重力不敏感的根中,根冠里看不到這種現象,
其中往往完全缺乏淀粉粒。這是用現代的技術和設備證
實了很早以前的工作者的精明和機敏的另一個例子,并且再
一次強調了科學上的想象和假設的無比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