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子顯微鏡研究粘土礦物顆粒的尺寸和形狀
電子顯微鏡法
在電子顯微鏡中,采用被磁力聚焦的一束電子代替可見
光。這些電子被固體物料,比如粘土顆粒所散射,然后在熒光
屏上或照相底片上形成“陰影”。在早期的研究中,粘土顆粒
不用任何處理,但是后來實驗方法發展了,將粘土顆粒涂上金
屬薄膜,以改善其對比度,并能表示出顆粒的厚度。另一種已
經被采用的方法是復制法,在此法中,把新斷裂的粘土顆粒表
面涂上硝基纖維素,這樣形成顆粒的復制品。然后將復制物
涂上一層鋁或鈹的薄膜,再將纖維素溶出。將所制得的金屬
復制物放入儀器中。
因為電子的有效波長非常短(數量級為1埃),所以有很
高的分辨能力和放大率。例如,較為普通的電子顯微鏡分辨
率小到20埃,放大倍數為100,000倍。用電子顯微鏡可以拍
出正照片或負照片,這些照片被稱為電子顯微照片。在適當
的條件下,它們可以表明粘土顆粒的大致尺寸和形狀,有時也
能看出其厚度。但是不能辨明結構的詳細情況。遺憾的是,
在制備試樣過程中,原來已充分分散盼顆粒往往又發生聚集,
因此判斷貓土顆粒的大小和形狀也是很困難的。而且與光學
顯微鏡不同,電子顯微鏡不能借用任何輔助的方法,諸如偏振
法和著色法。
但是,用電子顯微鏡研究粘土礦物可以得到許多有用的
情報。巳經確信高嶺石形成大致的六角板狀晶粒直徑約為
O.3~5微米,厚度為0.05--2微米。據報道,在歪晶高嶺石
中,晶粒小至0。02微米。平均來說,高嶺石顆粒的厚度約是
直徑的八分之一。
迪開石也是板狀顆粒,顆粒大小為2~8微米,厚度為
0.05--0.25微米。珍珠陶土的顆粒不及高嶺石顆粒規則,但
尺寸范圍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