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細胞微管構成結構細胞壁分析圖像顯微鏡
在真核生物細胞中,基因直接導入的各種途徑(除了微注射法以外)
通常都涉及到質膜性質和狀態的改變,從而引發細胞的融合i內吞
作用以及質膜上特殊通透部位的形成等過程。有人推測,真核細胞
中的微管系統可能在這些過程中起著某種作用。
微管(microtubules)是存在于所有真核細胞中的由微管蛋白構
成的一種絲狀的亞顯微結構。在高等植物細胞中,微管構成有絲分
裂紡錘體,決定細胞的分裂面,并在細胞壁形成過程中控制和引導
新合成的纖維素微纖維的沉積。所以,它們是細胞生長活動和形態
發生中的一個重要控制元素。近年來,利用微管蛋白熒光抗體技術
,已經揭示了微管在細胞中的形成和解體的動態過程以及一系列其
他活動的情況。
在前面提到過,外源物質包括DNA分子、脂質體、分離的細胞
器和染色體,以及病毒顆粒等的進入細胞經常是通過內吞作用(end
oeytosis)而實現的。在動物細胞中,內吞作用可分三個階段進行
,即細胞外物質在質膜上的富集(enrichment)和吸附作用(ab—sor
ption),細胞質膜的內陷和內吞通道(endocytotic channel)的形
成,以及小泡(vesicle)的形成和吞噬泡(endocytotic vacuole)的
發育。據觀察,在細胞內吞凹陷產生的部位常常有纖維狀結構的出
現,并且這些纖維與該部位的質膜內表面連接在一起。由此可以推
測,內陷的形成可能是由于質膜被這些纖維結構主動地拉向細胞內
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