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顯微鏡可用于細胞形態學酶標記等研究
電鏡根據性能的不同分為兩種類型,即透射式電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IEM)和掃描式電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透射式電鏡主要用于細胞內部結構的觀察,所
觀察的材料必須固定、脫水后用環氧樹脂等包埋,以超薄切片機切
成50。100rim的超薄片,并用硝酸鉛、醋酸鈾等染色后才能觀察。
掃描電鏡采用的是二次電子成像原理,即首先由電子槍發射的電子
束形成電子探針在標本上掃描,然后標本被電子轟擊產生的二次電
子被收集、轉換后放大,在熒光屏上成像。掃描電鏡所觀察的標本
只需干燥、鍍金(使標本導電),不需切片,因此,其常用于細胞或
組織材料的表面立體圖像的觀察分析。掃描電鏡的分辨力不如透射
式電鏡,一般只有6—10rim,但景深長,觀察的圖形富有立體感。
近年來,電子顯微技術無論是電鏡本身還是樣品制備都有很大
的提高。從電鏡本身講,首先是電子束加速電壓的提高,從普通的
lOOkV提高到500kV甚至達到3000kV,這樣穿透力更強,能觀察較厚
的標本且分辨力大大提高,加速電壓超過500kV的電鏡稱為超高壓
電鏡(ultravohage electron microscope)。其次是在電鏡上增加
輔助設施如連接電腦,這樣使生物樣品的分析更加快捷、方便、準
確。在樣品制備方面也不斷更新,如負染色、冰凍切片、金屬投影
、冷凍蝕刻、暗場技術、放射自顯影、酶標記等。從而使電鏡技術
不僅用于細胞形態學的研究,也用于生理、生化功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