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相襯顯微鏡增加對比度是相差技術
對比度
如果不能將微生物從懸浮的基質中分離出來,會降低顯微鏡的
放大率和分辨率。利用染料或調節光學系統,可增強對比度,便于
顯微觀察。
微生物被染料染色后,光線經過時被吸收的程度高于背景,從
而產生色差,加深了對比度。觀察細胞內部結構或者細胞壁時,染
色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手段,如革蘭染色。然而,染色經常使細胞結
構發生變化,這個問題值得注意。雖然亞甲基藍類染色劑不改變細
胞形態,但化學藥品對微生物終究是有毒性的。還有一個選擇就是
負染色法,利用苯胺黑使背景顏色加深,突出微生物的淺色而增加
對比度,而且不影響細胞活性。通過染色法,能夠得到微生物的相
關信息,如細胞的形狀和莢膜的位置等。相差顯微鏡不能觀察顏色
,所以可以用明視野顯微鏡來觀察染色后的樣品。
另一個增加對比度的方法是利用相差技術,它把透過標本的可
見光的光程差變成振幅差,從而提高了各種結構間的對比度,使各
種結構變得清晰可見。光線衍射的程度是由介質的折射率決定的。
相差顯微鏡就是來增強微生物和周圍環境之間的折射率而提高它們
的對比度,使微生物形態更易于觀察。與明視野顯微鏡相比,相差
顯微鏡的優勢在于可不用染色而清楚地觀察活細胞。因為相差顯微
鏡觀察的樣品不用染色,所以不適用于染色的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