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金相光學顯微鏡研究鋼中夾雜物的技術-分析軟件
鋼中非金屬夾雜物及其分類
夾雜物的早期研究工作是用金相法,巖相法及X—射線衍射
分析方法進行的。
自從電子探針分析法成為夾雜物研究的有效工具后,有可能就在
試樣上對夾雜物進行定量分析。在X—射線技術方面也有重要的
發展, 例如單色X—射線技術、微量分析法等。在此基礎上,
結合光學顯微鏡而發展成一門研究鋼中夾雜物的技術。因而能對
不同類型夾雜物作系統的分析,對鋼中夾雜物的形成也得到了較
多的了解。
夾雜物的分類、性質及其形態的確定和歸納,對了解夾雜物
如何影響鋼的性能極為重要。因此,不少研究工作者對此進行了
大量的工作,編制了專門的附有各類顯微照片的夾雜物圖冊及詳
細說明。
夾雜物分類是根據凱斯林所編的夾雜物圖冊所作出的一個梗概,
目的是便于在討論夾雜物如何影響鋼性能時作參考、夾雜物的
分類。
鋼中的非金屬夾雜物主要是各種元素,特別是金屬元素在鋼中
形成的氧化物和硫化物。面直接影響鋼性能的非金屬夾雜物也基本
上就是這兩大類。
通常,不同夾雜物的相對塑性,在壓下量小的時候比壓下
量大時要高。原因是在壓下量大的時候;夾雜物體積小而鋼的體
積大,要精確比較它們的塑性很困難。以及變了形的夾雜物與球形
夾雜物相比較,對金屬變形的阻力較小。從壓縮斌樣的結果來看,
在大壓下量時,硫化物夾雜物塑性的降低比氧化物夾雜物要嚴重
些,而且硫化物的類型不同,情況也不完全一樣。
夾雜物顆粒大小的影響大概是由于金屬與夾雜物界面間的力
所造成的。小顆粒的變形不及大顆粒容易,當作用于它們的力大
時,一般只有在低溫和大壓下量時它們才開始變形。
二氧化硅的變態物是夾雜物來源的示蹤物。石英的存在尤為
重要。它的存在往往表明有外來的夾雜物。通常,鋼的加熱過程不
存在二氧化硅向石英轉變的必要條件,而一部分石英轉變為鱗石
英或方石英還是可能的。也有的論文認為,石英也可以作為硅的
脫氧產物直接形成,對此目前尚有爭論?偠灾,無論石英是
直接形成還是從鋼中的方石英轉變而成,都是在一種特殊條件下
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