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制或鍛造工序軸類零件在鍛造成型檢測金相顯微鏡
在金相顯微鏡下觀察可見,折疊裂紋的中段和末端往往產生
分枝,并且因受成型時塑性變形的影響,裂紋多呈彎曲或波紋形
狀。裂紋的周圍一般均有嚴重的脫碳和氧化現象,裂紋間存在著
大量的氧化物夾雜,多呈鳩灰色
鍛造折疊裂紋是軸類零件在鍛造成型過程中容易產生的一種
缺陷。折章裂紋通常是由于鋼材在前一道軋制或鍛造工序中形成
的飛邊、突出的棱角或耳子,在其隨后的鍛造成型過程中被壓入
金屬坯料之中而形成的。形成折疊的原因很多,如原材料表面存
在缺陷,加熱不良,模具設計不當或操作不佳所造成。
在斷口處切取橫向低倍試樣,經精磨拋光后,用硝酸酒精溶
液浸蝕;即可顯現出坯件的粗大晶粒。它遠遠超過了
晶粒度標準中的1級。
對切取的樣品進行了顯微觀察,可見顯微組織中的鐵素體呈
粗大的魏氏組織狀。有的部位晶粒邊界已被融化
各項分析綜合表明,該轉向節雖系由40cr鋼制造,但在坯件
的鍛造成型時,由于加熱溫度過高引起過燒,造成晶粒粗大,晶
界氧化,產生了微裂紋。嚴重惡化了鋼材的韌性,而且在其成品
的調質處理過程中,熱處理質量差、條狀和塊狀鐵素體的存在導
致零件硬度和強度降低。這些因素是造成轉向節在短期使用中突
然脆斷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