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工件精度和粗糙度及工件輪廓測量工具顯微鏡
切削用量的選擇 切削用量的選擇,是指在保證工件精
度和粗糙度的情況下,恰當地選擇切削速度、進給量和切削深
度。正確選擇切削用量,是合理應用銑刀的主要因素。由于銑刀
的制造成本較高,所以只有在正確的選擇切削用量的條件下,才
可能保持刀具的正常磨損。合理地選擇切削用量,就是保持銑刀
的應有耐用度。銑刀的應有耐用度,是指銑刀在兩次刃磨之間的
實際銑削工作時間。
在我們實際工作中都知道,只要加大切削深度、進給量和切
削速度,就可以提高生產率。但是,切削深度、進給量和切削
速度的加大是受刀具耐用度限制的。在一定刀具耐用度下,如何
合理地選擇切削深度、進給量和切削速度,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當刀具耐用度一定時,在切削深度、進給量和切削速度三者中,
增大其中一個,就必須減小其余的兩個,而增大和減小的項目不
同,所得到的生產率也不同,對刀具耐用度的影響程度也不同。
實踐證明,切削速度對銑刀耐用度影響較大。減低切削速
度,可以增長銑刀的耐用度。當切削速度降低20%時,銑刀耐
用度可以增加約兩倍。進給量對銑刀耐用度的影響也很大,因為
銑刀耐用度隨著每齒進給量的降低而增高,如果每齒進給量降低
20%,那么銑刀的耐用度就可以增加約50%。切削深度和切削
寬度對銑刀耐用度雖然不象切削速度和進給量影響那樣大,但銑
刀耐用度也跟著切削深度和寬度的減小而提高。
這樣講并不意味著在銑削加工中把切削速度選得越低越好、
進給量選得越小越好,而是要求這三者關系選得適當。除此以
外,銑刀耐用度和被切削材料的硬度也有關系,材料硬度越高或
抗拉強度越高,銑刀的磨損就越快,所以影響銑刀耐用度的因素
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