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硬度滲碳淬火件、工具鋼奧氏體檢測顯微鏡
殘余奧氏體
合金鋼淬火時在馬氏體組織中常常有若干的殘余奧氏體
組織。這種殘余奧氏體組織使鋼的硬度降低,所以耐磨性減
小,殘余奧氏體對用于高硬度條件下的滲碳淬火件、工具鋼
等是有害的。再者對尺寸精度有嚴格要求的工件,由于它能
導致自然時效變化,所以較好是使這種殘余奧氏體減小到較
少限度。
較簡便的殘余奧氏體定量法是用觀察顯微組織進行定量
的。
滲碳體的石墨化
碳素鋼中的碳在退火狀態一般是作為滲碳體(Fe3c)存
在的,但特殊情況下該滲碳體有時分解為石墨。本來滲碳體
是亞穩定的化合物,所以在穩定狀態下分解成石墨。鋼中的
滲碳體由于長時間的加熱麗分解叫做滲碳體的石墨化。由于
石墨化,使鋼的強度降低、變脆。
火力發電廠的管道等有滲碳體石墨化這種現象而造成管
道破損的實例。碳、硅,鎳、鈷等對石墨化起促進作用,但
錳、鎢、鉻等的存在則起抑制作用。冷作加工變形量大的
鋼,淬火成馬氏體組織的鋼長時間在600~700℃加熱時容易
發生石墨化
因表面含碳量十分高,所以生成這種異常組織是由于表
面層有內部氧化引起,而不是由于脫碳和殘余奧氏體引起的。
如果把生成這種異常組織的工件表面層不進行腐蝕用顯
微鈍觀察時,中左圖那樣可以看出在
表面附近的晶界處生成的氧化物。還有,這時從右圖的顯微
組織可以看出生成的屈氏體。這是由于在這種鋼中對氧的親
合力比鐵還大得多的錳、鉻等易被氧化,使該部分的硬化能
力降低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