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光技術在金屬鑄件表面加工檢驗中的應用
當生產中發現有冶金缺陷時,在有缺陷的壁厚表面上貼上鉛
字標記,按上方法用二分之一的曝光時間透視二次獲得兩點,測
量底片上影像位移尺寸,然后查對材料厚度與影像距離關系圖,
按距離尺寸作 Y 軸平行線交斜率上一點,再通過該點作X 軸平行
線交厚度線上某點,此點尺寸即為所求。
熒光滲透檢驗
滲透工藝是顯示固體和非疏松材料表面的間斷性缺陷,主要
用于檢驗非磁性材料。所有航空發動機鋁、鎂合金鑄件均需100%
進行熒光滲透檢驗,對于某些復雜的關鍵零件,往往要二次滲透
檢查,以便提前發現缺陷及時補救。
滲透檢驗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有一定流動性能的高滲透力液體
覆蓋整個零件,使缺陷和底色有明顯的襯度,再去除多余的滲透
液,表面噴撒熒光粉,使滲透液吸附熒光粉后,在暗室內紫外燈
下能顯現出缺陷。
熒光滲透檢驗時,鑄件表面上的銹斑、氧化皮、防護涂層和
任何能把缺陷覆蓋的東西都必須在滲透檢驗之前用化學方法、噴
丸或吹砂辦法去除,并在三氯乙烯中除油,槽液溫度為80-~90℃,
零件浸泡時間為5-10分鐘。然后吊起零件在柵板上滴干多余的
溶液,冷卻到40℃以下。再在滲透液槽內浸漬5分鐘(槽液溫度
為室溫),滴干多余液體。先用冷水沖洗零件內外表面,繼之在
熱水槽中清洗20秒鐘,熱水溫度為80--90℃,并通有壓縮空氣以
使水能翻滾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