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的分辨率為儀器能夠探測出的被測量的較小值
儀器的選擇
現代技術領域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實驗者可選用許多的測量方
法。在這些方法中,所用的儀器的科學原理,應用這原理的機構,以
及顯示結果的方式,常常有很大差別。
很清楚,實驗者為了很好地完成任務,必須考慮儀器的性能:
(1)分辨率。 (2)準確度。 (3)方便性。 (4)成本.
由于主觀因素影響很大,我們現在也可不考慮較后兩點,而只限
于討論前面兩點。
儀器的分辨率和準確度
儀器的分辨率可定義為儀器能夠探測出的被測量的較小值。儀器
的準確度可定義為進行測量時的相對誤差.
這兩個術語比較難處理。因為“高的分辨率和高的準確度
實際上表示這些量值小所以,我們將用。好的’分辨率說明儀器能
夠檢測小的量值。對準確度也是這樣.
應該注意到準確度和分辨率這兩個因素有時是獨立的,有時是緊
密相關的。假定測量滑動試驗的磨損,可用放射性示蹤技術或化學天
平來確定磨損下來的材料的重量。
為了得到較佳靈敏度,天平的臂要長(z大),
重量要小(珊小)和臂的懸掛點到其質量中心的距離Y要小。力臂的
剛性很重要,否則它將在負載作用下產生一個不希望出現的變形冀,
這表示三個作用點不共線。這些要求是矛盾的,一根很長韻臂不可能
既輕又剛硬,并且,它將有大的慣性矩,天平的穩定時間將加長,這是
不好的。然而,沒有告訴我們關于天平分辨率的問題。
因為光學杠桿技術可以精確測量小的偏轉角,因此看來很難對分辨率
提出什么限制。
事實上,天平的分辨率由其他因素決定。如,支承刀口的質量,
臂的穩定性和刀口支承系統的摩擦特性等。溫度局部波動或杠桿材料
老化引起臂長的任何變化,都是非常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