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下物體測量可用目鏡測微尺量度物體放大的物象
借助測微目鏡進行長度的測量,顯微鏡下物體長度的測量可先用
目鏡測微尺量度物體放大了的物象,其后再根據所量得的刻度乘上
刻度值便可算出實物的長度。
例如在5X目鏡及10X物鏡的條件下測得某礦物顆粒的粒徑相當于
目鏡測微尺的15個分格,由于目鏡測微尺刻度值為0.0143毫米,所
以15X0.0143=0.2145毫米,得知該顆粒的粒徑為0.21毫米。
借助移動尺測算
若待測物的長度較大且測量精確度要求不高時,可借助附加在顯
微鏡堪載物臺上的移動尺來測量,借助移動被測物并根據移動的距
離來確定物體的長度。
應用移動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先將起始點置于十字絲交點下,
記下移動尺上的刻度值,隨后沿測量方向水平移動,直至待測長度
終點到達十字絲交點下時再讀出移動尺的刻度值,前后兩次讀數之
差即為所測物體之長度值,應用普通顯微鏡坐標移動尺測量長度可
獲得0.1毫米的精確度。
若使用螺旋目鏡測微計或直線法求積臺可獲得極高的精確度。
礦石中組成礦物的粒度測量
由于礦石中組成礦物的顆粒大小并不一致,我們所要掌握的是礦
石中某種或某幾種組成礦物的粒度特性,而不是少數幾個礦物顆粒
的粒徑大小,所以測量工作應該是對具有代表性的礦石進行眾多礦
物顆粒的系統測量,以便掌握該礦物顆粒的粒度范圍及其在各粒級
中含量分布。因為僅測量個別顆粒的粒徑既沒有代表性,也不能反
映該礦物的粒度特性。
粒度測量工作,通常是先劃分一系列粒度測量區間,然后系統地
測量數各粒度區間內的顆粒數比,較后根據各粒度區間的顆粒頻率
,計算出各粒度區間的粒級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