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介質由不同尺寸的顆粒所組成,巖心分析顯微鏡
由此看來,用于某些特殊巖心分析的原油應防止其被氧化,
而且巖石樣品在儲存時應防止暴露在空氣中·但是,在取心、儲
存和試驗的各項操作過程中,完全防止在氧氣中暴露實際上是不
可能的。
因此,在取樣過程中以及取樣之后,即使在較大程度上做到
謹慎小心,也不能保證樣品的表面性質代表實際儲層情況。
對于由相同尺寸、潤濕性分別為水濕和油濕的顆粒按不同比
例混合而引起的非均勻潤濕性,可以發現,在注入幾個孔隙體積
之后,被驅替液的采收率會隨著驅替液強烈潤濕的那部分顆粒所
占百分比的增加而減小。這種特性會使人聯想起在均質
潤濕介質中所觀察到的現象。
另一方面,當孔隙介質由不同尺寸的顆粒所組成,而其中有
些顆粒是水溫,有些是油濕時,可觀察到相反的結果,即當介質含
有較大比例的水濕顆粒時,油的采收率較高
固體表面的潤濕性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定義方式。首先從熱力
學角度可給出一個定量的定義。在這種情況下,某種液體對某種
固體的潤濕性是指“由固體的單位表面與液體之間的接觸而引起
的吉布斯(Gibbs)自由能的變化,這里假定與空氣的接觸未發
生變化”。將不同的液體對某一給定固體的潤濕性數值進行比
較,則可以提供一種預測該固體中的某種液體是否可能被另一種
液體驅替的方法。該定義可用于對理想系統,即純的和非互溶的
液體及均質固體作定量的評價。對于實際的并且通常是復雜的系
統(固體/流體l/流體2),一般使用’另一種定義,即潤濕性是“固
體表面被所考慮流體中的某一種所復蓋的相對優先選擇性”。
所有的油藏從其孔隙結構來看,都是非均質的。然而樣品的
滲透率取決于它的孔隙直徑。當平均孔徑較小時,滲透率也相應
較低。既然潤濕相流體與固體表面是相接觸的,故潤濕相流體在
較小孔隙中的飽和度將相對地大于它在較大孔隙中的飽和度。
此法的要點是,首先按滲透率組對取自某儲層各個部位的樣
品進行分類,然后對于兩個極端的滲透率組,分別以不同飽和度
級別的頻數對每種飽和度級別作圖。
以上關于潤濕性對采收率影響的討論,表明了巖石的表面性
質對各種特殊巖心分析實驗結果的重要性。因此,要想得到可靠
的結果,必須霉視儲層的表面性質?梢酝茢啵瑢Υ擞袃煞N解決
辦法,即(1)取出不改變巖石表面性質的巖心樣品;(2)使用某
些方法恢復原來的表面性質。目前普遍認為,有多種可能的,有
時甚至是不可避免的原因造成儲層的表面性質與實驗室測得的表
面性質之間的差異,這些原因主要是:(1)取心時泥漿的作用;
(2)當樣品取到地面時溫度和壓力的降低;(3)在處理和儲存樣
品時所遇到的污染、氧化和干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