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礦物微晶顯微觀察計量圖像顯微鏡制造廠商
粘粒的收縮與膨脹的機制還不是很清楚的,
粘土礦物微晶高嶺石的特性,提供了一個可應
用于一般粘粒的模式。當對干的粘粒進行濕潤時,水分子被
吸附在活潑的部分(特別是交換性陽離子),引起介子相鄰
表面間的孔隙的擴展。在剛開始濕潤時,粘粒是無塑性的固
體,發生膨脹只是在孔隙中適應予顯微觀察而肉眼是看不出
的。緊接著的一個階段是大體積的變化愈來愈和吸水有關。
由于陽離子的水化使得粘粒表面問的空間達到約2納米并且
具有了塑性,其體積的增加與水分進入的速率相同。
在全塑性階段,鈉一蒙脫石的膨脹與雙電層的理論是一
致的。假若因為在雙層中存在交換性陽離子,使處于兩平行
表面中間位置處的溶液的電解質濃度比浸沒粘粒的外部溶液
的電解質濃度高,這樣水分被滲透吸引而表面之間的距離也
因此而增加。
含水量與吸力間的關系曲線的滯后現象影響到水分特征
的實際應用。如果我們涉及的問題是土壤從較初濕的情況下
進行干燥,就可應用干燥曲線。事實上這是經常用到的曲線.
除非我們假定某土壤單一的水分特征曲線就是干燥曲線。
通常,在田間,土壤得到水分比失去它為快,所以大部分時
間應用干燥曲線。灌溉土壤在相當長時期的干燥后迅速濕潤
的過程特別表現得明顯。然而在田間試驗裸露的情況下,改
變濕潤與干燥它的氣候條件并必須同時測定吸力與含水量,
因為不能經常保證用水分特征曲線從一個來推測另一個。